新闻中心
News Center电车资源获悉,1月3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交通运输标准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7年)》和《交通运输标准管理创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围绕以标准支撑运输结构调整优化、以标准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以标准助力运输服务能力提升、以标准促进交通安全绿色发展、加强标准实施应用全链条建设等方面展开。
其中明确指出,支撑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发展。完成道路交通信息采集、自适应巡航控制等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标准制定,提升营运车辆车路、车车信息协同技术水平。研制自动驾驶车辆物流运输服务、货运车辆编队行驶技术等标准,促进自动驾驶技术在物流运输领域应用,提高路网通行和车辆运输效率。
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研制无人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标准,完善无人化物流配送相关标准,加快推动无人机创新应用场景规模化落地。
畅通城乡物流末端循环网络。加快制定农村物流节点体系建设、运营服务等标准,引导“多站合一、一点多能”的农村物流站场设施建设,畅通物流末端微循环。加快制定城市物流配送汽车选型、城市绿色货运配送评价等标准,推进城市和道路货运配送集约高效、绿色低碳发展。
促进新能源车辆广泛应用。完成营运纯电动汽车换电服务、动力蓄电池维修、新能源汽车售后维修服务、动力锂电池运输等标准制定,研究构建适应新能源重卡发展的标准体系,支撑新能源汽车配套服务更完备,营造更加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消费环境。加快电动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冷却液、电动客车再生制动系统、电磁兼容性技术等标准制定,提升新能源汽车安全水平,促进电动汽车产业健康发展。加快制定氢气道路运输技术规范等标准,支撑构建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标准体系。
原文如下:
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交通运输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计量技术委员会,部属各单位,部内各司局:
现将《交通运输标准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7年)》和《交通运输标准管理创新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交通运输部
2024年12月25日
交通运输标准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7年)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标准化工作的部署,落实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大规模设备更新、人工智能应用、安全绿色发展等重点工作对交通运输标准提升的新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标准引领、有序提升、突出重点、精准发力,聚焦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智慧物流、智慧出行、运输安全、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发布一批关键核心标准,加快构建适应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标准体系,着力推动交通运输标准高质量供给和高效能实施,以标准促融合、优治理、强创新、提质量,充分发挥标准化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中的引领、支撑、巩固作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二、以标准支撑运输结构调整优化
(一)加强货物多式联运设施联通。加快研究制定铁水、公铁、空铁联运基础设施及换装场所等标准,研制综合货运枢纽集疏运体系规划、多式联运服务质量及测评标准,优化枢纽建设及网络运行服务,提升货物综合运输效率与质量,增强互联互通和网络韧性。
(二)促进联运转运换装设备共通。加快制定空陆水联运通用集装箱、多式联运集装箱转运系统等标准,研制多式联运装备匹配性要求等标准,促进大宗散货和大件货物“散改集”运输,提高多式联运全程运输效率。制定空陆联运厢式运输半挂车、模块化双挂汽车列车、内河运输船舶船型等标准,推动交通运输装备集成通用化、智能绿色化发展。
(三)强化货物联运作业衔接畅通。加快多式联运货物积载加固、转运衔接、作业服务等操作规范标准制定,优化精简铁水联运转运作业环节,促进铁水联运运营组织协同。制定集装箱铁水联运装载和安全检查等标准,强化铁路、公路、水路危险货物运输标准衔接,促进应急管理联动响应,加强安检信息交换,推动实现一次安检。
(四)加强货物多式联运信息互通。加大国际物流供应链保障相关的信息交换、信息监控等标准供给,推动信息联通和运输全程可监测、可追溯,提高联运服务效能。研制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系列标准,提升管理服务效能。开展危险货物运输、冷链运输电子单证及多式联运单证业务流程标准研究,规范电子单证流转信息、流转接口等,解决转单、换单的问题,促进实现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
(五)推进交通与能源旅游等产业融通。加强综合交通运输规划标准供给,制定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编制、综合运输通道评价、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分级分类、旅客联程联运运输量和货物多式联运运量计算方法等标准,以规划、统计为牵引,统筹推进多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交通运输提效能、扩功能、增动能。研制交邮融合、交快融合等信息交换和服务标准,更好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三、以标准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六)推动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推动交通运输行业人工智能应用标准体系建设。加强道路、重大桥梁、隧道、港航设施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中的智能建造、检测、监测和预警等标准研制,制定高精度地图和智慧航道等标准,推动建立适应智慧交通发展的基础设施标准规范,促进交通网络基础设施标准协调衔接。
(七)支撑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发展。完成道路交通信息采集、自适应巡航控制等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标准制定,提升营运车辆车路、车车信息协同技术水平。研制自动驾驶车辆物流运输服务、货运车辆编队行驶技术等标准,促进自动驾驶技术在物流运输领域应用,提高路网通行和车辆运输效率。
(八)推动智能港航系统建设。加强自动化干散货码头远程操控作业系列标准制定,推进智能堆场、智能理货等技术标准研制,强化数字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支撑港口数字化赋能。加快基于区块链的进出港业务电子平台、航运区块链架构与数据规范等标准制定,推进航运大数据平台标准研制,推动内河航运转型升级,引领智能航运新业态发展。
(九)提升北斗导航卫星互联网应用规模。加快制定信标北斗返向链路服务、内河航运北斗差分数据播发与接收等标准,研制基于北斗的车船设备相关标准,推动北斗定位模块、搜救信息交换、增强服务和短报文信息服务等标准制定,加快北斗在交通基础设施勘察设计、建设、管理、运营和运输服务领域的推广,保障行业北斗应用可靠运行,进一步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行业广泛应用。
(十)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研制无人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标准,完善无人化物流配送相关标准,加快推动无人机创新应用场景规模化落地。
四、以标准助力运输服务能力提升
(十一)健全物流供应链网络体系。制定港口散杂货进口电子舱单、电子提货单、集疏港电子计划单、汽车电子磅单等标准,研制集装箱追踪与监控设备等标准,提升供应链管理组织效能。制定交通物流数据资源、干散货江海联运港口数据交换等标准,促进物流关键信息互联共享。
(十二)畅通城乡物流末端循环网络。加快制定农村物流节点体系建设、运营服务等标准,引导“多站合一、一点多能”的农村物流站场设施建设,畅通物流末端微循环。加快制定城市物流配送汽车选型、城市绿色货运配送评价等标准,推进城市和道路货运配送集约高效、绿色低碳发展。
(十三)提高物流管理服务智慧化水平。加快推进智慧货运枢纽、智慧分拨配送中心、集装箱冷藏温控及智能终端、货运电子铅封系统、交通运输二维码等标准制定,提升物流供应链管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研制网络平台道路货运电子单证、网络货运平台技术要求等标准,促进数字技术与道路货运融合应用,推动网络货运新业态规范健康发展。
(十四)提升旅客出行服务品质。加快空铁旅客联运服务、综合客运枢纽服务和智能化系统等标准制定,提高旅客联程运输服务满意度。制修订水路旅客运输和邮轮(游轮)运输服务、汽车租赁服务、定制客运网络平台等标准,加快制定城市轨道交通、公共汽电车无障碍运营服务等适老化标准,更好地满足旅客高品质、多样化、个性化出行需求。
五、以标准促进交通安全绿色发展
(十五)促进新能源车辆广泛应用。完成营运纯电动汽车换电服务、动力蓄电池维修、新能源汽车售后维修服务、动力锂电池运输等标准制定,研究构建适应新能源重卡发展的标准体系,支撑新能源汽车配套服务更完备,营造更加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消费环境。加快电动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冷却液、电动客车再生制动系统、电磁兼容性技术等标准制定,提升新能源汽车安全水平,促进电动汽车产业健康发展。加快制定氢气道路运输技术规范等标准,支撑构建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标准体系。
(十六)推动交通装备设施绿色化。制定快递物流碳排放核算、道路运输企业节能低碳评价标准,以及货运枢纽(物流园区)、高速公路服务区、港口作业区等近零碳交通设施技术标准。研制电气化公路运输系统系列标准,支撑大宗货物长距离零碳高效运输,提升交通工程机械电动化水平。加快营运车辆能效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等级、船舶能耗数据收集与报告、甲醇燃料水上加注等标准升级,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相关标准制修订,协同助力交通碳达峰行动。
(十七)促进污染防治与循环再生利用。修订船舶机器处所油污水、生活污水采样标准,提高船舶污染物排放监管能力。修订客车车内噪声限值、船舶噪声限值、公路声屏障等标准,提升交通运输噪声污染防治水平。制定港口码头污水、公路服务设施雨水、路用改性磷石膏、公路用建筑垃圾再生集料和无机混合料等资源循环利用标准,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
(十八)筑牢交通安全发展底线。加快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系列标准修订,制定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等标准,完善交通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加快制修订城市公共汽电车应急处置等标准,提升城市客运安全管理水平。开展工程施工安全、海上救助与潜水打捞作业安全以及交通运输网络数据安全等标准研制,制定交通设施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等标准,增强安全应急保障能力。
六、加强标准实施应用全链条建设
(十九)强化标准化创新能力建设。加强战略性前瞻性标准研究储备,强化关键技术领域标准攻关,推动共性关键技术和应用类科技计划项目形成标准研究成果的比率达到50%以上。加大力度推动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国家计量人才实训基地以及交通运输领域标准验证点等建设,推动形成科学权威、相互支撑的标准化创新平台。推动交通运输标准化信息系统升级改造,提升标准数字化管理水平。
(二十)加大标准实施宣贯和统计分析力度。发挥新闻媒体宣传引导作用,依托“一图读懂”“云课”“发展报告”“典型案例”等鲜活生动的形式,扩大先进标准的引领力、传播力和影响力,推动社会各方学标贯标达标。强化道路运输安全、船舶运输安全等国家强制性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点建设,健全标准实施效果监测和统计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标准滞后老化、重复交叉、不协调配套等问题,实现标准闭环协同高效管理。
(二十一)强化重点产品质量监督。完善交通运输行业重点监督管理产品目录,依据标准加强重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确保标准实施到位,促进标准迭代升级。深化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部省联动,扩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部省联动试点,遴选产品质量管理典型案例,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情况通报,提高行业产品质量监管水平。
(二十二)推动质量基础设施各要素协同发展。建强行业质量基础设施,打造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全链条工作体系,开展行业质量基础设施共性技术与体系研究,形成交通领域核心关键技术检测能力,攻克一批交通计量测试领域关键技术,建立一批新型交通计量标准装置,加快行业计量技术规范制修订,提升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支撑能力。
七、保障措施
充分发挥部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统筹协调作用,强化督促落实。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部内有关司局和部属单位要对照行动方案要求,明确责任分工,细化推进措施,抓紧工作部署,强化协同配合,确保任务落实落细。各标委会要压实工作责任,提高立项建议、标准起草、征求意见、技术审查、宣贯实施等重要环节工作质量,全面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强化标准化工作,加快标准研制,切实推动标准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