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编者按:
若要绿水青山常在,能源低碳转型势在必行,而能源低碳转型的关键,是加速发展新型能源。在新能源发展过程中,金融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金融机构该如何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本专题就此进行探讨。
为新能源发展送“金”风
□记者 王方琪
“新能源发展速度能否明显加快,是能源供应能否实现低碳转型的关键。”8月19日,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周大地在2022零碳峰会上做上述表示。在新能源发展过程中,金融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加快新能源发展速度,金融业支持力度必然加大。
新能源需大力发展
7月27日,国新办举行“加快建设能源强国 全力保障能源安全”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国透露,为了实现“双碳”目标,实现长久能源安全可靠供应,我国能源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在保证能源安全的前提条件下,持续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我国能源发展的趋势是化石能源消费总量逐步减少,新能源消费总量逐步增加。目前,风电、光伏为增长最快的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新增供应量中占较大比重。
“从现在到2030年,预计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按平均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持续增长。”章建华指出,在去年全球能源供应紧张、欧洲多国重启煤电的形势下,我国非化石能源发展保持力度不减,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从15.9%提高至16.6%。
7月30日,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发布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22》显示,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电力规划设计总院院长助理、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刘世宇表示,2021年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显著优化,清洁能源生产比重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消费和生产比重均提高了0.7个百分点。而化石能源消费合理控制,煤炭、石油消费增速低于能源消费总量增速0.6、2.2个百分点。
“虽然非化石能源发展速度已在加快,但依然没有满足能源消费增长的需求,包括电力需求。”周大地表示,要真正实现以非化石能源为主,达到碳中和情景预测,太阳能发电装机要达到40亿-50亿千瓦以上,风电装机要在30亿千瓦以上。就现状而言,我国的风电装机、光伏发电装机约在3.3亿-3.5亿千瓦,和上述碳中和情境下的预测目标比较,仅为其中的十分之一左右。如果要在未来二三十年内实现能源的资源替代,现在每年新增的风光发电装机,分别都要超过1亿千瓦。周大地认为,要想替代化石能源,应该加快非化石能源特别是风能、光伏的发展速度。
政策敦促金融支持
为了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金融支持政策力度加码。
5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新能源开发利用的举措。一是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二是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加大力度支持农民利用自有建筑屋顶建设户用光伏,积极推进乡村分散式风电开发。三是推动新能源在工业和建筑领域应用。四是引导全社会消费新能源等绿色电力。
新能源开发、运营和应用所涉及的企业量大面广,融资需求和融资难点不一。《实施方案》提出要丰富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加大绿色债券、绿色信贷对新能源项目的支持力度,研究探索将新能源项目纳入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支持范围。
6月1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正式公布。根据《规划》,到2025年,我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将较2020年翻倍。《规划》提出,开展水电、风电、太阳能、抽水蓄能电站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等试点,进一步加大绿色债券、绿色信贷对符合条件新能源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按照市场化原则,多渠道筹资,设立投资基金,支持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
由此可见,政府正在敦促金融行业设计更加丰富和灵活的针对新能源产业的绿色金融产品。根据《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估计,2021-2030年间的新能源系统相关投资(含蓄能、特高压和电力数字化投资)规模将达到6万亿元。
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
“十四五”期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计划投资415亿元建设新能源基地,拟建设新能源发电装机总体规模5500兆瓦。其中,风电装机4500兆瓦,光电装机1000兆瓦。风电产业园区项目被列入国家发改委《东北振兴重点项目三年滚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属于新能源产业中的风电装备制造行业。
近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齐齐哈尔市分行成功审批2亿元城乡一体化贷款,用于风电产业园区建设项目资金需求。该笔贷款的成功审批,对于推动当地乃至黑龙江省风电产业发展、实现非化石能源体系的建设意义重大。目前,农发行齐齐哈尔市分行已投放首批贷款8000万元,剩余资金将按照项目工程进度及时投放。
中国工商银行不断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构建了综合化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涵盖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产业基金、资产证券化、信托、租赁、理财投资等,全产品、全链条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不久前,工行山东分行为某能源企业位于东营的海上风电项目发放前期贷款8.22亿元。该项目是山东省首个平价海上风电项目,也是全国海上风电进入平价时代后第一个取得核准的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16.98亿千瓦时。
今年3月,工行广东阳江分行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向广东某海上风电公司等4家新能源发电企业投放贷款8.42亿元。预计这些清洁能源项目建成后,每年可节省标煤约102.8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42.25万吨,极大支持了地方绿色发展。
江苏省盐城市是全国首批新能源示范城市,沿海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源等绿色能源资源禀赋优越,已拥有百余家规模以上新能源相关企业。工行全资子公司工银投资联合盐城市政府成立了“盐城工融汇创新能源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100亿元,主要投向盐城市的优质新能源产业。
业内人士表示,金融机构对能源转型应给予全方位支持。全方位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支持能源生产和消费主体自身对能源结构进行调整。包括对投资新能源、清洁能源、生物质能源的能源生产企业予以支持;对能源消费企业主动调整能源结构,减少能源消耗或直接使用清洁能源予以支持。比如,对进行保温改造以及使用太阳能采暖、供热、供电的建筑项目可大力提供金融支持。二是支持电力、电网绿色化发展。比如,对清洁能源电网建设、国际电网连接、适应清洁能源嵌入电网系统的技术改造项目、节能降碳技术开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予以金融支持。三是大力支持助力能源结构调整趋向清洁化的企业和项目。比如,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等项目,应被列入金融支持的项目清单。
相关链接:
【专家观点】能源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基础
记者观察:银行应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
绿色金融支持能源降碳“软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