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巨一科技电机组装车间
巨一科技5G+智造数字孪生创新中心
巨一科技基于对汽车新能源化、智能化发展趋势的理解,形成了智能装备和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两大业务齐头并进、相互促进的局面
巨一科技数字孪生技术项目已推广到国内外主流新能源汽车企业和相关汽车零部件厂商,包括蔚来、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等造车新势力等
巨一科技的业务不仅深入国内产业集群,还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正在逐步实现“中国装备造世界汽车”的理想
一辆辆知名品牌的新能源车穿梭于欧洲街头,鲜为人知的是,这些时尚新车的产线设备源于中国企业制造。
在安徽省合肥市的巨一科技自动化生产线上,机器人与人之间的配合灵活顺畅,一排排精密的电机和电控系统经历着从零件到成品的快速转变;在方寸的屏幕之内,全产线的汽车装备方案从Plan A到Plan N演练展示,不费一材一料就能获取最佳方案。
“基于对汽车智能化、电动化发展趋势的理解和研判,我们企业形成了智能装备和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巨一科技董事长林巨广说,作为科创板上市公司,巨一科技近年抓住汽车行业巨变的时代机遇,凭借“双轮驱动”优势,积极参与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升级改造。
据悉,巨一科技的业务不仅深入国内产业集群,还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正在逐步实现“中国装备造世界汽车”的理想。
近日,上海证券报记者来到合肥,深入巨一科技生产车间和研发一线,探寻公司在新能源产业浪潮中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进阶之路。
数实融合 焕发产线新动能
巨一科技的自动化产线车间宽敞明亮,一排排精密的电机和电控系统正在经历着从零件到成品的一道道工序。机器人大显身手,快速稳定地实现装配和检测等任务,确保每一个电驱动单元的质量和性能都符合新能源汽车制造的严苛标准。
“像这条线的自动化率达到了60%以上,而我们最新一代产线的自动化率已经达到近80%,核心工序全部采用自动化手段实现,产品合格率也大幅提升,几乎所有的测量数据都通过机器储存到MES系统里面,然后往下一个工位传,去做一些分析。”巨一科技顾杰博士告诉记者。
近年来,以新能源化为代表的“新四化”使得传统汽车行业格局发生巨变。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7万辆和125.6万辆,渗透率为4.5%;到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渗透率达到了31.6%。2024年4月上半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为50.39%,首次超过传统燃油乘用车。与此同时,新型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技术也越来越多地被搭载在新车型上。
“智能装备业务为电机产品提供了制造和客户支撑,对电机产品的深入理解又带动了智能装备业务的迭代与拓展,二者相互协同、相互促进,才能跑得更快。”巨一科技投资者关系总监吕文彬表示,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基于对汽车新能源化、智能化发展趋势的理解和研判,形成了目前智能装备和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两大业务齐头并进、相互促进的局面。
装备解决方案厉害之处,就体现在“数字孪生平台”。
走进巨一科技5G+智造数字孪生创新中心,一张囊括规划、生产、维保3个方面18个工序的数字化生产流程图映入眼帘。工作人员介绍,2020年开始,公司为满足新能源汽车客户的快速投产以及降低成本的要求,运用互联网+、云平台、物联网等技术,将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和数字化工厂等提供综合性全方位解决方案。
“我们整体做的是孪生平台,通过现场的数据采集,在线上打造一个全场景全要素数字化模型,为客户提供远程运维解决或者设备搭建方案。”公司一线技术人员告诉记者,有些数字参数专家跑到现场也许还不知道,因为专家不可能绕着全场跑,但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却能实现。这也使得现场客户交付的周期缩短了30%,现场效率提高30%。
目前,数字孪生技术项目已推广到国内外主流新能源汽车企业和相关汽车零部件厂商,其中不仅有蔚来、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等国内造车新势力,还不乏国际汽车巨头。
距离巨一科技总部约300公里的江苏常州,吸引了众多新能源汽车巨头扎堆其间。理想汽车就把生产制造基地落户在此。作为国内第一家率先达到50万辆新车累计交付量的中国新势力车企,理想汽车现在平均每40秒钟就能下线一辆新车,其背后就有巨一科技的赋能。
理想汽车有关人士对记者介绍,制造和产品是命运共同体。巨一科技提供的智能化、自动化装备带来的好处之一,是保持新能源汽车产品制造的质量稳定性。即便技术特别好的老师傅,也可能会有失误。而先进装备能保持稳定性,就像一位稳定可靠、不会失误的“老师傅”。“巨一科技提供的装备促进了智能时代数字化的生产方式,这种方式就是对精益生产的加持,IT赋能会让我们发展得更快。”理想汽车常州基地生产负责人表示。
“实际上真正的应用和研发还是有两个层次,不见得要走得多么尖端,而是要跟我们生产的工艺装备和技术紧密结合。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给客户提供更多的服务。”林巨广对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成功应用保持清醒的认识。
身处造车一线,近身感受新能源行业跳动的脉搏,巨一科技管理层认为,新能源汽车已经告别此前的高速增长时代,未来需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在此大背景下,结合AI和机器人等技术迅猛发展势头,公司将坚持以创新为要,紧抓新技术赋能产线和产品升级这一“牛鼻子”。
创新至上 投产技术领先半步
创新离不开头脑风暴。
走进巨一科技会议室,桌子前端的一台电机赫然映入记者眼帘。巨一科技董秘王淑旺告诉记者,这里会常年摆放不同的电机产品,在每天开晨会时,员工们会讨论电机产品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集思广益。这在巨一科技被看作是“学习型组织”的优良传统。
这种学习讨论的传统,可能与公司创始基因有关。
巨一科技成立于2005年1月,公司事业的起点,当属合肥工业大学的某间实验室。当年林巨广毕业留校任教,而后下海创办巨一自动化公司。起初团队专注于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项目,后来通过大量研习及自主创新,逐步打破国外企业在汽车自动化制造装备领域的垄断地位。
随着装备技术的日渐精进,巨一科技开始进入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业务领域,坚持“大客户、大产品”策略,聚焦有发展潜力的大客户,聚焦有量产规模的大产品。2021年,公司登陆上交所科创板,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从象牙塔里的工科学者,到汽车装备行业的企业家,不变的是严谨与理性的处事风格。“林总强调技术领先半步就好,不要贪多冒进。当年我们推汽车轻量化的产业领先了行业半年,就是一步一个脚印,在这个基础上保持持续进步。”王淑旺说,在巨一科技,创新基因深植的同时,公司从技术研发到投产的每一步走得都极为谨慎,领先半步,但能够更快投产,实现产品升级。
领先半步,要求对技术发展趋势的精准掌控。对于技术,巨一科技有三层布局: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生产一代。其中,研发一代通过和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做一些比较超前的技术研发。同时,对于当下遇到的问题,公司会提早进行针对性技术创新,更好把握研发投入和实际效果,此为“储备一代”。
2023 年度,公司研发投入3.25亿元,同比增长34.47%。截至目前,公司取得并维持有效的境内专利权共930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8项、行业标准5项。
在林巨广看来,发展新质生产力,最大的挑战还是人才。巨一科技通过在上海和日本等地招募、培养国际化人才,同时给予人才充分的尊重和优待,集聚人才优势。
技术出身的创业者深谙创新人才的可贵。在巨一科技,薪资最高的一直都是研发和技术人员。至今令公司老员工们印象深刻的是,公司此前为了突破自动变速箱的制造技术,从外部高薪聘请了一个专家团队来助力,其中牵头的那位专家薪资超过了公司整个领导团队的工资。目前,公司拥有员工近4000 人,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为主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团队。
“我们这个团队能不能将创新基因坚持下去,对于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这两年公司一直在根据这样的特色体系,持续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林巨广如是说。
加快出海 中国装备造世界汽车
“以前我的理想是中国汽车由中国装备来造,现在这个目标基本实现,我们现在做的是中国装备造世界汽车。”林巨广告诉记者,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行业要培育并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市场拓展,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提供定制化的整体解决方案,用新质生产力赢得国际竞争,并持续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主动张开怀抱,迎接机遇和挑战。巨一科技计划将国际业务进一步扩大,拓展至服务于全球的汽车产业。公司提供的先进装备目前正在支撑特斯拉、大众等国际客户生产基地的新车交付和产能提升。同时,公司产品和技术服务还直接走进了本田、捷豹路虎等国际车企巨头,国际化战略初见成效。伴随着国际业务的开展,巨一科技在英国、德国、美国、日本的子公司相继成立,全球化经营布局稳步推进。
“客户端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很快,对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的工艺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设备管控水平都要随着技术的发展迭代进步。”在巨一科技的车间,一位在公司工作11年的老员工告诉记者,为了应对客户定制化产品的空窗期,公司也在做平台化的子部件,以此提升产线效能。
扬帆出海,需要合作共赢。由于沟通带来的工作平台和方法的契合,巨一科技跟特斯拉合作的项目基本比国内其他传统项目要节省30%左右的时间。巨一科技计划将这种高效的管理手段应用在国内企业的合作之中,提升公司整个管理的效率。
“公司名字的由来有一个英文的解释,叫作‘Join us to be number one’。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基因,也是我们一往无前的动力。”林巨广说,巨一科技将通过自主创新,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更智能作出更大贡献。
【巨一科技林巨广:新能源汽车行业需要“三化”】
◎柴刘斌 记者 俞立严
林巨广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公司通过自主创新,通过与全球汽车巨头合作探索,不断提质增效,培育出新质生产力。这个庞大的产业链如何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来提升生产力?近日,上海证券报记者走进巨一科技,专访了公司董事长林巨广。他认为,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要抓住智能化、自动化、绿色化这三大趋势。
上证报:您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
林巨广:新质生产力是在技术创新、生产方式、服务模式和环保理念上的全面升级,是推动经济向高质、高效、绿色方向发展的重要力量。
就巨一科技所处的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行业而言,首先,新质生产力体现在技术创新上,即通过研发新的电机驱动与控制技术,提升产品的可靠性、效率等各方面性能,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其次,新质生产力体现在生产方式上,即通过智能化、自动化和绿色化的生产方式,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智能制造。再次,新质生产力体现在服务模式上,即通过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提供更加便捷、个性化的服务,这是对传统销售和服务模式的一种创新性突破。最后,新质生产力体现在环保理念上,即通过推广新能源汽车,减少行业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推动社会的绿色转型,这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一种超越。
上证报:在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行业如何培育并发展新质生产力?
林巨广:我想可以有几个方面:技术创新方面,可以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电机电控关键共性技术突破,加快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同时,采用先进的智造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产业链整合方面,可以建立垂直整合的产业链,与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技术互补,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形成。
市场拓展方面,可以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提供定制化的整体解决方案,用新质生产力赢得国际竞争,并持续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上证报:新质生产力将对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行业带来哪些改变和影响?
林巨广:新质生产力将为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行业带来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在市场机遇上,发展新质生产力给新能源汽车企业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我国是全球最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展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将会成为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
在技术自主研发上,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将促进电机电控行业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以及关键部件的国产化,减少对外依赖,提高产业链的自主可控程度,降低外部风险。
在产业结构优化上,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将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结构优化,特别是在电池、电机、电控“三电”系统,以及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双智”技术方面。
【“林老师”蜕变为“林董事长”】
◎柴刘斌 记者 俞立严
春日的合肥充满活力。中午12点,一群群年轻人从巨一科技的研发中心、实验室、产线车间涌出,带着欢声笑语走向食堂。这批年轻人里,有很多毕业于合肥当地高校,经由他们研发制造的产品,正源源不断走向全国,乃至全球。
巨一科技,这个由学院派团队孵化的企业,正以其独特的创新能力和管理模式,领跑汽车装备制造行业。学院派的气质在公司许多角落展露无遗。例如,员工们在白板上写满工作内容的框架图,将正中间的“重要,勿删”描黑加粗;又如,管理层习惯在会议桌上摆上电机零部件,将晨会变成一场场产品技术探讨的头脑风暴。
巨一科技创始人林巨广就来自高校。1987年,林巨广从合肥工业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从事科研工作,同时还担任该校科研处的负责人。林巨广说,这是一个能看到很多希望的岗位,无数的初创团队从这里诞生。
“科研给了我一个观察行业的独特视角,我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但我内心有提升中国汽车装备制造能力的理想。”林巨广与在校孵化的创业团队一边积淀技术,一边逐步走出象牙塔、接触市场。2021年,巨一科技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林巨广也完成了从“林老师”到“林董事长”的蜕变。
巨一科技为何能从众多的院校创业团队中脱颖而出?除了那些共性的,诸如坚持、勇气之类的珍贵品质外,跨界的加减法也很重要。
加法,是多借鉴成熟公司的管理模式。巨一科技作为从高校走出来的团队,与江淮汽车开展合作,借鉴了其成熟的管理模式和对市场理解,这对于长期受校园文化浸染的团队来说难能可贵。“我们的管理平台是在江淮基础上延伸和发展而来的。”林巨广说。
减法,是在研发合作时少一些顾虑,专注技术本身。巨一科技曾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天津大学、中科院智能所等多个科研院所合作,在产品前沿技术领域进行研发合作,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积累技术。
“做研发、办企业都要有开放的心态,要让行业、科技界和金融界拧成一股绳。依托平台投入的研发经费比起国外要少得多,但创造的效益并不少。”林巨广表示。
林巨广也在为自己做减法。“董事长什么会都可以不参加,但绝对不会缺席与研发相关的会议。”巨一科技董秘王淑旺回忆说,每次开晨会,当我们围着一个电机七嘴八舌分析技术难点时,好像又回到了课堂。
巨一科技客户栏上的特斯拉、奔驰、理想、小鹏等一系列国内外主流车企logo向人们宣示,这是一家势必要走向世界产业链的公司。“中国装备造世界汽车。”这是林巨广未曾在讲堂上涉及的内容,如今正一步步走向现实。
从院校孵化的创业团队,经历市场的打磨成长为一家颇具行业竞争力的公司。巨一科技创业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学院派团队的成功案例,它也向人们昭示,高校创业团队也蕴含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巨大潜能。